科学家首次发现“专吃病毒”的生物

| 晓晴

近日,来自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发表论文称,该团队的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专吃病毒”的生物,这意味着病毒的天敌出现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家首次发现“专吃病毒”的生物

科学家首次发现“专吃病毒”的生物

人类在病毒领域又有新发现了!

据科技日报消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林肯分校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有些生物会把“病毒”作为“食物”。

他们研究后发现,两种浮游生物——“Halteria”和“Paramecium”可以主动食用病毒并茁壮成长,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据报道,由于大部分生物会不小心误食病毒,所以研究人员约翰突发奇想,想看看有没有生物专以病毒为食。“

他表示:“(病毒)由非常好的东西组成的:核酸,大量的氮和磷”。

他们在实验中收集了池塘水,一些池塘水加入了会感染绿藻的氯病毒,一些池塘水作为普通样本进行对照,通过荧光绿色染料标记氯病毒DNA,来检查食物链的“关系”。

研究发现,“Halteria”在两天内就有明显成长的迹象,纤毛的种群在两天内增长了约15倍,而氯病毒含量则下降了100倍以上。而在没有氯病毒的对照样本中,“Halteria”与初始状态相差无几。

“Paramecium”也有类似表现,同样把氯病毒作为营养来源。并且,标记在氯病毒DNA的荧光绿移动痕迹证实病毒被“吃掉”了。

据报道,从科学上讲,这是人类第一次改变看待病毒的方式:病毒不仅是导致机体发生病变的“病原体”,还可以是自然界食物链中的一环。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在于,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微生物,两者在结构、大小、繁殖方式、化验、治疗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1.结构:细菌是由完整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病毒中心结构为遗传物质DNA或RNA,外部为蛋白质衣壳。

2.大小:一般细菌比病毒体积大,细菌以微米测量。病毒以纳米或毫微米测量。

3.繁殖方式:细菌一般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病毒以复制的方式繁殖。

4.化验:细菌感染后,血常规一般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并且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病毒感染后,一般白细胞计数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升高。

5.治疗:细菌感染后可以根据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呋辛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等大环脂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等。病毒感染后要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阿昔洛韦等治疗。

细菌和病毒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微生物,感染后患者应该及时就诊,对因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病毒是怎么形成的

病毒一般经过吸附、注入、繁殖、组装、释放等过程形成。由于病毒是细胞内寄生虫的退化形式,是介于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之间的物质,只能通过寄生繁殖。

1、吸附:病毒一般依靠自身蛋白的外壳尾部的小勾,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

2、注入:当病毒吸附在宿主细胞时,会将自己的遗传物质常见的有DNA或RNA注入到宿主细胞内;

3、复制:利用宿主细胞其中的物质,合成病毒蛋白质,同时对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

4、组合:将病毒繁殖的遗传物质以及蛋白质外壳组合在一起,在宿主细胞中形成更多的子病毒;

5、释放:当宿主内的细胞营养物质被子病毒吸收利用,会导致宿主细胞出现解体,造成子病毒被释放出来。

大部分病毒是通过上述步骤形成,病毒在离开宿主细胞后,通常不再有生命活动,继而失去繁殖的能力。建议在受到病毒感染时,应及时前往医院的感染科进行诊断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以高蛋白食物为主,如鸡蛋、牛奶等,并坚持日常锻炼,如慢跑、羽毛球等,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病毒感染。

11378
Baidu
map